时间:2018-11-12 10:35:16 作者:省渔业互保协会 黄金水 责编:洪蔚莹 点击:4254 次
【案件简介】
2018年4月7日,A船在太平洋公海进行正常捕鱼作业,该渔船在起勾过程中螺旋桨打到不明物体,导致螺旋桨突然断裂。因螺旋桨断裂,事故渔轮无法继续捕捞作业及正常航行,只能借助其他船拖航至船舶修理厂进行修理。
【案件焦点】
1. 如何选择拖带方案?
2. 拖带费用的理算方法?
【案件分析】
A船出险时的位置位于太平洋东部,理论上可供该轮进行修理的地点最方便最经济的地方应是墨西哥西海岸。经调查:
(一)关于螺旋桨费用
标的船舶的螺旋桨为定距桨,4 个叶片,铜质,重量约为1000kg根据国内螺旋桨制造厂家的信息,铜质螺旋桨市场价格为80元每公斤,标的船舶的螺旋桨市场价格在人民币80,000元,因墨西哥西海岸未有修复螺旋桨的条件,运输费用约为4万元。
(二)关于拖带和修理费用
经和会员沟通,会员要求将A船拖航至中国国内船舶修理厂对受损螺旋桨进行修复,且会员公司有运输船回国的时候拖带,综合评估如下:
通过上述调查,结合事发地距离墨西哥西海岸较近的实际情况,到墨西哥船厂进行修理,拖带费用评估约为人民币10万元,船厂修理费用评估约为75万元,螺旋桨及运输费用约为12万元,总损失约为人民币97万元。而到中国港口进行修理,拖带费用评估约168万元,螺旋桨修理费用约4万元总金额约172万元。
鉴于该事故属于互保责任事故和会员要求将A船拖航至中国国内船舶修理厂对受损螺旋桨进行修复。综合上述情况分析:
一是可供该轮进行修理的地点最方便最经济的地方应是墨西哥西海岸。因为A船拖带到出险位置附近的港口进行维修的费用约为90万元,而A船拖带到中国福建港口进行维修的费用则约为人民币172万元。
二是如果将A拖带到中国福建港口,因A螺旋桨受损船舶失去动力,拖带途中将有可能遇到更大的风险,导致更大的损失,甚至沉没。
综合上述情况,在满足会员需拖带回国修理的基础上,为合理的规避拖到风险,我会与会员达成协商意见:
1.因会员未采纳协会所建议的拖带至最近港口进行维修的方案。为公平起见,经协商,会员同意协会按拖带至出险位置附近港口的维修费用一次性赔偿人民币(90+补助金额)万元,作为会员就本次事故损失向协会赔偿的全部及最终金额。
2.会员自愿承担A船和其拖带船舶回国内船厂过程中的一切风险和损失,协会不承担本次拖带过程中发生的一切风险和损失。
【启示与参考】
1.关于救助费用计算的有关情况。一是国际公约规则下的海难救助。根据《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和我国《海商法》规定,“救助方对遇险的船舶和其他财产的救助,取得效果的,有权获得救助报酬;救助未取得效果的,除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或者其他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无权获得救助款项。”该法条即“无效果,无报酬”原则。二是商业救助。一般情况下使用拖轮救助分紧急条件下和非紧急条件下,紧急情况为在外海(他国或公海海域)且风力较大、海况较差的情况下使用拖轮拖带,其拖带费用约为2.0元/马力/小时;非紧急条件的情况为在我国沿海内河等区域发生事故,一般除大风浪天气外其拖带费用约为1.0元-2元/马力/小时。三是渔船之间的互救拖带。在此类情况下,我会根据油料、人工、渔汛损失三种费用合并的情况下进行补偿,其油料费用:耗油率(0.2千克/千瓦·小时)*救助船主机功率(千瓦)*救助时间(小时)*油料市价(8000/吨)*额定功率(100%)的方式进行计算。人工、渔汛损失按救助船当地行业标准进行计算。拖带时间以6-10节航速为标准作为参考依据。
2.案件处理的注意事项。一是及时了解事故海域的天气情况,以防失去动力的渔船损失扩大;二是及时与会员沟通,了解事故情况,确认是属于机损事故还是属于碰撞或触碰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