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受连日闷热和低气压天气持续影响,上海朱新水产养殖合作社养殖的对虾发生桃拉病,池塘里的对虾出现了不同程度死亡。接到报案后,上海安信保险公司奉贤支公司总经理助理徐敬立马带领工作组赶赴现场,查勘定损,核定事故原因,帮助养殖户救灾减损。
“每年这个季节,虾的产量比较高,与此同时也往往会发生一些问题,低压和闷热天气会直接对虾的存活产生重大影响。”徐敬告诉记者。
在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端的上海市奉贤区,因其滨江临海,气候温润,非常适宜水产养殖,以奉贤区为主的上海环杭州湾虾类产业带是上海市“南虾北蟹”产业规划中“南虾”的主产区。奉贤区的虾产量基本上占据了上海市虾类产量的半壁江山。夏末初秋,是对虾最肥美的时节,但风险也无时不在。
“1992年,奉贤甚至出现过虾农养殖的东方对虾全军覆没的情况。”奉贤区资深养殖户徐平说,尽管在这里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但他们的养虾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因东方对虾死亡率高,养殖风险过大,所以自2001年开始,徐平开始着手引进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海岸水域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很快就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虾产品之一。尽管其养殖效益较高,但相应的养殖成本也较高,原来养殖东方对虾时,每亩成本大约在5000元左右,但现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本已经涨到了8000元左右。对养殖户而言,高成本还在其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高发,往往使得养殖户一年忙到头,两只口袋还是空。
为应对这一被动局面,规避风险,提升经济效益,徐平这样的养殖大户开始动起了脑筋,一方面,对养殖池塘进行改造,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在政府的牵头下,养殖户们开始为自己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寻求起保险保障。
实际上,相比于其他养殖业,水产养殖难度更大,对技术要求也更高,相应的风险也更大。通常,保险公司承保此类项目时相对会比较谨慎。“这也是水产养殖至今未被完全纳入农业保险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原因之一。”
徐敬表示,在上海,水产养殖一直由上海市、区两级政府进行财政补贴,但尽管如此,由于水产养殖的专业性强、道德风险高等原因,导致赔付率一直居高不下,使得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保险一度停滞。
为切实解决虾农的保险保障需求,2011年,按照虾农自愿参加、政府政策资金扶持、保险公司风险技术支持的原则,安信农险在奉贤全区试点开展了南美白对虾保险互助合作模式,即由21家水产养殖合作社加入互助试点成立“合作联社”的运作模式。与一般农业保险收取保费、提供保障不同的是,互助合作模式更多发挥了“合作联社”内的自治功能。以出险查勘为例,一旦有虾农出险报案,“合作联社”的理事会成员会先到现场查勘,进行初步排查,确实属于理赔范围内的,再通知保险公司核保定损。一方面虾农之间对受损情况的判定更专业,另一方面也节省了保险公司查勘人员的人力成本。
近期,因受“灿鸿”“苏迪罗”等台风影响,奉贤的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白对虾养殖业也深受其害,但由于农业保险的防灾防损机制较为稳健,互助保险运营流程较为高效,养殖户的损失也被降至最低,农业保险风险保障的效能得到了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