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内动态 >

政策性渔业保险覆盖65%养殖户 成都养鱼户不再怕“风雨”

时间:2017-06-01 13:36:07 作者:转载自《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网站》 责编: 点击:1994 次

    由于天气恶劣,四川省成都双流县老龙村的养殖户张术明面带沮丧:“像这样打捞死鱼的日子,已是第十天了,捞起的死鱼已有上万斤了。”因参加了水产养殖保险,张术明第一时间报案。中航安盟财产保险公司农险业务一部副经理吴毅立即赶赴现场查勘并表示,“确定最终死鱼数量后,我们就把赔付金立即打到你的账户上。”听到这样的承诺,张术明踏实了许多,并表示“有没有保险就是不一样,今后恢复生产有希望了”。
    水产养殖是高风险行业,养殖户每天都要面对自然灾害、流行疫病、环境污染等的威胁,一旦遭灾很长时间翻不过身来。“三年奔小康,一年赔精光。”这句顺口溜,让水产养殖户们深有体会。
    为此,成都市政府委托中航安盟财产保险公司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调研,决定按照“政府引导、自主自愿、市场运作、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从地方财政中拿出资金,支持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2010年8月,成都市正式印发《政策性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首批在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双流县等5个区县试点,2012年扩大到12个。
    试点之初,成都市渔业保险保费实行市、县政府和农户共同分摊原则,分摊比例额为农户承担28%,市、县两级财政承担72%。2011年开始,农户承担保费的比例进一步降至23%。同时,政府每年还会根据全市渔业保险承保经营情况进行定价调整,以控制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保险的利润水平。
    渔业保险的推出,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养一亩草鱼应交保费410多元,但政策补贴后我们只需交47.5元。养一亩黄辣丁应交保费600多元,优惠后只交80元。”双流万户渔业专合社副理事长唐福元说。
    据了解,目前成都市政策渔业保险的参保户已占全市养殖户的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