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内动态 >

2014年7月福建省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发生情况及下一阶段防治建议

时间:2017-06-01 13:36:06 作者:转载自海峡渔业网 责编: 点击:1187 次

一、病害发生情况 

7月份我省测报的6个养殖大类,14个大宗养殖品种中,监测到38种病害(生物源性疾病33种),其中:病毒性疾病3种、细菌性疾病15种、寄生虫病14种、真菌性疾病1种,另有其他类及病因不明病害5宗。 

本月青蟹和龙须菜测报点未发生病害,刺参和紫菜已收获。其它养殖品种病害以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为主。从监测结果分析,本月随着气温、水温的逐步升高,各养殖种类的总体发病情况较上月有所加重。

以下是本月各养殖品种的病害监测情况:

1、草鱼 

本月测报点共监测到疾病10种,其中病毒病1种、细菌病4种、寄生虫病5种,另有其他类病害2宗。平均发病率为14.77%,平均死亡率为0.22%,均比上月略有下降。

2、鳗鲡 

本月测报点共监测到疾病10种,其中:细菌病5种、寄生虫病4种、真菌病1种。平均发病率为28.17%,平均死亡率为1.78%,均比上月有所上升。

3、罗非鱼

本月测报点仅监测到链球菌病,平均发病率为26%,平均死亡率为3.2%

4、鲢鳙鲤鲫 

本月测报点共监测到疾病2种,其中:细菌病1种、寄生虫病1种,另有其他类病害1宗。平均发病率为1.71%,平均死亡率为0.33%,均比上月有所上升。

5、团头鲂 

本月测报点仅监测到车轮虫病。平均发病率为1.76%,比上月有所上升,未引起死亡。

6、大黄鱼 

本月测报点监测到疾病2种,其中细菌病1种、寄生虫病1种。平均发病率为43.5%,平均死亡率为3.15%,均比上月有所上升。本月宁德测报点主要发生刺激隐核虫病,福鼎市平均感染率最高,达80%;其中,沙埕港内的长屿养殖区最为严重,发病率达100%,死亡率30%。霞浦县除个别鱼出现烂头烂尾病症外,大部分鱼体表白点逐渐消退。本月下旬白鳃病开始在霞浦县盐田港和蕉城大湾养殖区发生。

7、海水网箱鱼类

本月仅青斑测报点监测到车轮虫病,平均发病率为2%,与上月相当,未引起死亡。

8、对虾

本月测报点共监测到疾病4种,其中:病毒病2种、细菌病2种,另有病因不明病1宗。平均发病率为3.26%,平均死亡率为1.75%,均比上月有所下降。本月实验室抽检幼虾3批次,其中有2批次检出白斑病毒。

9、蛙

本月测报点监测到车轮虫、鞭毛虫并发症和病因不明病。平均发病率为8.45%,平均死亡率为1.88%,均比上月有所上升。

10、鲍 

本月测报点仅监测到弧菌病。平均发病率为0.88%,平均死亡率为0.13%,均比上月有所上升。

二、下一阶段病情预测及防治建议

8月份水产养殖进入高温期,水产养殖动物抗应激能力下降,免疫能力下降,水环境不稳定,水质易恶化,水体中病原微生物数量大幅增加,可能导致病害增加的趋势;同时,8月又是台风多发季节,降水量增大,易造成环境突变,导致养殖动物应激反应。下阶段主要做好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和白鳃病、对虾白斑综合征和红体病等病害预防工作。

下一阶段主要采取的措施:

1、台风后的水质调节 

台风后要密切跟踪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测量池塘水体酸碱度、溶氧等水质指标,合理调节pH值,及时做好改良水质措施。

2、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控建议 

①达到商品规格的鱼及时起捕上市;②保持网箱养殖区水流畅通,解除挡流设施;③尽量控制网箱养殖密度;④及时捞起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