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内动态 >

2015年“十大行动”再接力

时间:2017-06-01 11:53:35 作者:转载自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网站 责编: 点击:912 次

324日上午,我厅召开了2015年“百姓富、生态美”福建海洋生态·渔业资源保护十大行动发布会,对今年的工作进行部署。全体厅领导及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领导参加发布会。

“开展十大行动目的在于进一步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让江河湖海年年有鱼,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厅长吴南翔在会上强调,开展“十大行动”要抓住伏季休渔、增殖放流、打击违规渔具这三个要素,要持之以恒、广泛发动、创新机制、明确责任、强化落实。他表示,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将成为长期性、基础性、常规性的工作,为“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努力;要注意引导公众、学校积极参与,并加强各方面的宣传,形成有影响力的社会效应;各个工作组要负起责任,调动积极性,提出阶段性的工作计划,争取国家海洋局、农业部的政策资金支持;要通过不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研究行动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落实各项任务。

会上,李涛总工程师通报了2015年“十大行动”的有关情况。厅领导为积极参与增殖放流的热心单位与个人发放“福建省海洋生态·渔业资源保护十大行动”荣誉证书。

“十大行动”于2014年实施,包括:严格执行伏季休渔专项行动、全面实施捕捞标准渔具专项行动、开展大规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专项行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渔船违规专项执法行动、加快海洋牧场建设专项行动、海洋渔业环境监测与疫病防控专项行动、渔业科技创新服务专项行动、渔民教育培训专项行动、促进公众参与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保护专项行动。2015年,行动将得到进一步推动。

——创新伏季休渔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以渔政执法力量为主、边防海事执法力量联合、渔民群众积极参与的伏休监管新模式,健全省、市、县三级渔业执法机构联合执法、与涉海部门建立执法管理协作机制,开展省际间联合执法。守住闽浙、闽粤以及北纬2630分三条伏休管理线,严厉打击渔业捕捞辅助船和外省渔船非法入闽作业等违法行为,加强海洋资源养护,维护正常渔业生产秩序。

——加大渔业增殖放流力度。今年,我省将在三沙湾等8个海湾海域及平潭岛海域、闽江河口、江河流域开展大规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放流主要品种为大黄鱼、长毛对虾、日本对虾、真鲷、鲻鱼、曼氏无针乌贼、西施舌、菲律宾蛤仔、泥东风螺、中国鲎和香鱼、倒刺鲃等适宜在我省海域和江河流域生长、具有我省特色的海、淡水经济物种和珍稀水生物种,增殖放流总数量达30亿尾(只、粒)以上,比去年增加50%

——加大非法捕捞、采捕红珊瑚、“三无”船舶、外省渔船非法入渔、违规渔具等海洋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在执法手段上,采取租用渔船、租赁无人机和直升机等飞行工具,探索海空立体执法;加大惩处力度,探索推进行刑衔接,维护渔业正常生产秩序;

——以整治拖曳束耙刺(珊瑚网)等禁用渔具为重点,严厉打击制造、销售、使用《农业部关于禁止使用双船多囊拖网等十三种渔具的通告》规定的渔具和拖曳束耙刺(珊瑚网)等不符合《农业部关于实施海洋捕捞准用和过渡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的通告》规定的渔具,今年清理违规渔具的数量占不符合标准渔具的10%以上。

——水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今年我省力争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1.5万亩;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工作,在已有的90家追溯企业基础上,新增追溯企业40家以上;为25个县(市、区)配备药残快速检测设备,使拥有该设备的地区达到75个。

——推进海洋牧场建设。今年将加快霞浦县笔架山岛、诏安县城洲岛、秀屿区南日岛、福鼎市大嵛山岛等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计划投放人工鱼礁1000个,废旧渔船100艘,形成人工鱼礁区面积300万平方米,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

——持续开展海洋渔业环境监测。今年我省仍将在6个重点海水增养殖区开展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与预警服务,并于赤潮高发期进行加密监测。此外,将加强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及预测预报,在全省设立200处测报点,对15个大宗养殖品种进行测报,每月发布《福建省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月报》。

——推进渔业科技创新服务工作。推动省水产研究所实施“福建省海珍品智能化设施养殖系统研发与生产应用”项目,集成优化国内外循环水养殖处理技术,开展智能型渔业平台和模块化立体式养殖系统研发;实施“大宗淡水鱼类新品种繁育及养殖技术推广”工程建设项目,完成鲫、鲤、鲂、鲢等大宗淡水鱼新品种种质资源引进与保存,开展新品种优质种苗繁育与供应基地建设,实现示范面积1000亩以上。

——扩大渔民培训范围。今年,渔民培训工作将从以远洋渔业船员、新型职业渔民、基层水产技术人员为重点,扩大到将渔业从业人员都纳入教育培训对象,计划完成培训50000人(次)。并改进培训方式,将更多地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渔村码头、渔业合作社,分期分批组织省、市、县水产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服务团到农村一线讲学,让渔业从业人员更能直观形象地接受技术知识。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的海洋意识。扩大第二届“海洋杯”中国·平潭国际自行车公开赛的规模,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海岛健康骑行的活动中;推进“海洋杯”中国·霞浦国际摄影大赛;举办《大海洋福建》歌会,获取海洋歌曲创作新成果;在福建高清互动云电视平台开辟“美丽海洋”专区;组织《大海,您听我说》大型舞剧巡演;支持海峡科技出版社出版《福建海洋知识读本》,并联合省教育厅,将读本发放到全省中小学,加强海洋科普教育。

参加会议的有各设区市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平潭综合实验区经发局分管领导;相关县(市、区)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十大行动工作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