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福建自贸区的获批,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核心区,福建在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中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同时福建与海洋的密切关系也备受关注。在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副省长洪捷序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独家专访,在今年递交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提案中,洪捷序建议修订海域管理法,为福建发展助力。
福建是一个海洋大省,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区,洪捷序指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文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福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全面对外开放的福建,正积极推进海洋开发合作,突出海洋经济特色,不断扩大与“海丝”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去年以来,福建与“海丝”沿线国家的远洋渔业合作不断深入,目前福建已在印度尼西亚、毛里塔尼亚、缅甸等国投资兴建了9个远洋渔业基地;全省7家企业和1家渔业专业合作社在印度尼西亚5个地区和缅甸等地建立了渔业养殖基地,养殖面积1.63万公顷。
据福建省发改委透露,2014年福建158个在建海洋经济重大项目累计投资340.9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8.7%。其中,海洋新兴产业项目投资61.15亿元,完成计划的138.6%;现代海洋渔业项目投资32.06亿元,完成计划的125.7%;现代海洋服务业项目投资99.23亿元,完成计划的113.1%。
在海洋文化发展方面,福建深入挖掘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积极参与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努力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品牌,不断提升福建海洋文化、“海丝”文化的影响力。
“现有的海域管理法对海岸线及滩涂管理等不太明确,和国土法有些矛盾,建议作出修订,为将来海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为陆海统筹奠定良好的法制环境。”洪捷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