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8 14:18:38 作者:泉州市办事处 刘亚慧/石狮市办事 责编:洪蔚莹 点击:3135 次
福建省石狮市祥渔村是闻名遐迩的重点渔村,素有全国“海洋捕捞第一村”的美誉。2018年,该村常住人口1.1万余人,外地务工流动人口1.5万人,拥有机动渔船492艘,下海渔民7934人,数十家渔业制冷、加工、修造船等涉渔临港企业。2018年,全村渔业产量达20.75万吨,总产值超过15亿元,渔民人均收入3.78万元。
bbin体育泉州市办事处、石狮市办事处与当地政府、渔业主管部门以及镇、村紧密协作,着力推进支撑保障体系渔保端建设,为祥渔村渔业高质量发展和渔民的人身、财产提供强有力保障,深受渔民欢迎。全村所有渔船和下海渔民100%投保,年保费达3007万元,为渔民提供56.29亿元风险保障。
祥渔村渔业互保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经验是:
(一)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是前提。泉州市沿海各级政府将渔业互保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列入有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不断提高渔民财产、人身保险财政补贴配套,并纳入地方财政补贴。渔业主管部门把渔业互保工作作为渔业生产的重要一环,一起部署,一起推动。这些都为渔业互保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渔业协会协力推动是基础。祥渔村渔船多、渔业从业人员多。如何让全村百姓,了解渔业互保、认可渔业互保,得益于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渔业协会将渔业互保所提供的服务有效纳入该村“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多元调解和海上救助双修、政府规范指导并重,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港”的基层涉渔工作经验,重点抓好渔业生产风险防范宣传和及时帮扶参保的遇险遇难渔民两个环节。传统渔船、渔工互助保险在祥渔村有效开展并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该村未雨绸缪着手谋划涉渔临港企业的财产、人身保险,对渔业整个产业链实施保险全覆盖,更大范围地化解渔业风险。
(三)渔业互保机构奋力有为是关键。
一是扩大保险种类范围。石狮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不断推进政策性渔业保险和渔业互助保险同步发展。石狮市办事处逐年制定更新优化《年度渔业互助保险方案》,不断增加惠民的附加险种,真正对接了祥渔村渔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该村所有60马力以上的“渔船综合险责任80%+综合险责任20%”保单,互保比例高达100%,确保渔船发生安全事故后可获得相应高比例的赔付金额,实现渔业互助保险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二是宣传工作细化到位。泉州市办事处助力石狮市办事处打造大宣传格局,把宣传工作作为渔业互保的工作重点之一,围绕祥渔村工作中心进行宣传。不仅利用媒体、网络进行宣传,还把进村入户的宣传形式变为常态。在祥渔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推动下,联合多部门参与伏季休渔、渔船年检、燃油补贴、承保、理赔等工作同步对上船渔工“一对一、面对面”培训,现场解答渔民疑问、普及渔业互保知识,更为今后开展渔业互保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是优化保险理赔机制。渔业互保理赔工作在祥渔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渔业协会有力协调下、互保机构参与跟踪每一起事故案件调查的同时,始终秉持“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理赔原则做到坚持做到“四个第一”,即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看望慰问渔工、第一时间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第一时间进行赔付,并对于重特大水上安全交通事故开设理赔“绿色通道”,为渔民尽快恢复生产提供温暖又有力的坚实后盾。
四是落实反哺利渔举措。赞助支持祥芝中心小学赠送饮水机等公益活动,向渔民赠送渔船用品,对连续三年投保且未发生理赔案件的渔船,在其续保时给予自缴部分互保费10%的优惠,并授予“安全生产互保会员”称号。
五是助力渔船抵押融资。在杜绝渔船高值低保,有效避免风险的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增强了对渔船放贷的信心,普遍参考渔船保险评估价值及保额予以贷款,2018年祥渔村涉渔抵押贷款合计额度高达8亿元,有效化解渔民融资难的问题,形成了“以贷促保、以保促贷”的双赢局面。
六是以服务为先强大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服务方式和提升队伍水平建设,做到急渔民之所急,帮渔民之所需,解渔民之所忧。泉州市办事处经常组织有针对性的全市培训会议,因地制宜地探讨贴近基层实际的精细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