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8 10:41:12 作者: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责编:洪蔚莹 点击:2745 次
渔业互助保险是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支撑,尤其在推进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泉州各级渔业部门秉承“互助共济、服务渔业”的宗旨,继续将渔业互保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推进渔业风险保障关口前移,为渔业经济和渔民安全保驾护航。全市共承保渔船1724艘,承保渔工19274人次,承保台风指数养殖保险3020亩,保费共计7293.9万元,为渔民承担近144.9亿元人身财产风险保障,保费保额连续十一年居全省首位。
一、提高财政补贴配套,为渔民减负增保障。一是加强补贴资金保障。全市各县区政府将渔业互保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之一,同时,把地方财政补贴部分纳入年度预算,确保全年财政补贴资金的及时有效到位,在省级财政补贴30%的基础上,60马力以上渔船及船上渔工参保部分险种县级财政予以补贴40%以上,晋江、石狮两市达到50%;二是扩大渔业保险覆盖面。惠安县、台商投资区因为60马力以下小型渔船数量较多,经多方协调,将60马力以下小型渔船纳入政策性渔船保险范围,同样予以40%的财政补贴;三是提高渔业保险额度。全市各县区渔工意外伤害医疗费由1.5万元提高到5万元,渔工人身互保金额分别提高5-15万,雇主责任险最高达到60万元,其中,石狮、晋江两市还增设了渔工医疗责任险每人8.5万元。
二、优化投保理赔机制,为渔民排忧避风险。一是优化投保服务。针对各村镇渔船、渔工承保实际情况,利用各地区集中开展渔船船检的时机,就近为渔船船东办理续保,惠安等县(市、区)还通过流动办保、定期入村驻点等方式直接向渔民家门口延伸,避免渔民交通往返。除了现金、刷卡机缴费外,还实现了二维码缴费支付,减轻了会员缴交会费的不便;二是及时处理理赔。从小事故到重特大水上安全交通事故,渔业保险都坚持“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理赔原则,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渔民朋友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最及时,最有效的帮助,做到该赔的绝不惜赔,绝不迟赔。对重特大水上安全交通事故开设理赔“绿色通道”,启动先行赔付、预赔预付机制,切实帮扶受困家庭渡过难关,让渔民家庭在灾祸伤心之余不放弃对新生活的希望。2018年全市共决赔渔船案件129起,赔付款817.6万元,共决赔渔工案件287起,赔付款1813万元。
三、落实反哺利渔机制,为渔民助扶送温暖。一是开展公益活动。6月1日,由bbin体育赞助支持的第一届绘画展在惠安县崇武海燕小学拉开序幕,为今后渔区渔村宣传提供了固定的平台,还树立了渔业互保的良好形象;二是赠送渔船用品。结合安全生产等宣传活动,派发救生衣、救生圈、灭火器、探照灯、手套等渔船用品近7000份;三是减免渔船保费。对连续三年投保且未发生理赔案件的渔船,在第四年续保时,给予自缴部分互保费10%的优惠,并授予“安全生产互保会员”称号,发放安全生产会员证书,这项优惠措施的推行,减少了全市渔民朋友的缴费负担约247万元。
四、健全银保互动机制,为渔民化解融资难。海洋捕捞作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行业之一,金融部门对渔业行业的贷款一直都保持谨慎的态度,渔民生产中普遍存在着生产资金困难的问题,随着渔船保险的全覆盖以及保额的不断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强了对渔船放贷的信心,普遍参考渔船保险评估价值及保额予以贷款,2018年全市共办理渔船抵押登记706艘,抵押贷款金额207398万元,有效化解渔民融资难的问题。而获取贷款又反过来激发了渔民投保的热情,有效实现以贷促保、以保促贷的双赢局面,为渔业安全生产和渔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助力。